目前國內外石膏砌塊的主流生產工藝為:以建筑石膏為主要原料、纖維增強材料、發泡劑等輔助材料制成的石膏砌塊,加水攪拌,流態倒入模腔,經過干燥制成的石膏砌塊。
但是,但此種生產工藝延長了出廠時間(通常為1-2個月),增加了生產成本。自由水在石膏砌塊中占有很大的空間,石膏硬化體密度輕,但硬度小,強度低,破碎率高,市場認可度低,制約了石膏砌塊行業的發展。
長期以來,為了解決高水石膏比的干燥問題,石膏砌塊企業從生產實踐中總結出如下干燥方法:
1)芯孔水平旋轉法:利用風的水平流動特性,將砌塊芯孔水平放置,便于通風,加快干燥;
2)石膏砌塊廠家通常建造一座干燥建筑,并在建筑上放置石膏砌塊,隨著高度的增加,風增大,離開潮濕的地面,很容易除濕。
3)建立干燥窯,加熱干燥。
雖然上述干燥方法有一定的效果,但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石膏砌塊的干燥瓶頸,生產成本高,占地面積大,運輸成本高,機械性能差,破碎率高。雖然它們是綠色建材,但還不能形成連續的大規模生產,石膏砌塊的發展受到嚴重制約。